(晒年味)六十年代农村舞龙灯的童年回忆
有舞龙灯的文化习俗才叫做有年味。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开着小车回家过年来啦。我的老家在农村,我们寨上近五十多年来没有舞龙灯的文化习俗,今年他们回来之后,大家围在一起商量起舞龙灯的事,经求全寨村民的意见,寨子里的村民热情蛮高,一致通过同意搞,之后众人集资就购买一条彩色龙灯回来了,由于会舞龙灯的长辈都有七八十多岁了,也舞不动了,年轻人拿起龙灯不会舞,怎么办?年轻人有干劲,接受能力强,有决心,很快就在本村停车场里舞了起来,好多舞龙灯的动作、姿势都不规范,不到位,舞起来当然不好看,腊月二十七日晚,寨上微信群发了一个舞龙灯视频让我看了,使我回想起六十年代我们小时候舞草龙的童年回忆。首先还是把现在这个舞龙灯视频分享给广大网友们看哈!
六十年代初,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过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各地方兴起了舞龙灯的文化习俗,我们寨上也不例外,也开始舞起龙灯来。从老年人口中得知:我们这个寨上从古到今是不舞龙灯的,只有别人舞龙队来我们寨上舞龙灯,我们可以用鞭炮炸他们的龙灯。后来,本大队有个名叫烟竹湾村子的龙灯,舞到我们寨上之后,把龙灯放在我们寨上不要了,第二年年底他们也不来取,说什么他们不玩龙灯了,怎么办?我们只好代替将他们的龙灯重新舞起来。我们这个寨子有五六百人,舞一堂龙灯,三班人马随便挑,从此每年我们的龙灯都会在附近村寨进行舞龙灯表演,并且正月间也去麻阳县不少村寨进行舞龙灯表演,表演的技术也越来越好,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舞龙灯的文化习俗叫停了。 当一个文化习俗兴起来的时候,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这样的活动,那时候大人舞龙灯表演的艺术水平蛮高,几百人围在寨子的操坪上观看舞龙灯表演,也是太热闹了,小朋友手里拿着从家里带来的鸡腿、腊猪肉骨头边吃边看舞龙灯,那时好象没有瓜子糖果什么的,近边的村民也经常赶过来看热闹呢! 我们小朋友也是最喜欢看舞龙灯表演,不仅能认真看大人舞龙灯表演,我们还组织小朋友,自己用稻草编制龙头、龙茼和龙尾呢,我们不做九节龙,只做五节龙,五六个小朋友就可以组织成一个小舞龙灯队,小朋友舞龙灯队分,有男孩队,女孩队,也有男女混合舞龙灯队,每年寒假一放就开始制作草龙,一直到新学期开学为止,就是天天舞龙,从村东头舞到村西头,一句话,舞龙灯成了小朋友们寒假期间唯一的爱好。也让我对童年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并且让这个舞龙灯的文化习俗长期开展下去并发扬光大!
此二张图片均来自网络,当年我们小朋友也是扎这样的五节龙灯呢。可惜没有留下当年舞龙灯的镜头!
下面这个视频是经过几天的训练,年轻人接受能力很强,现在可以外出进行舞龙灯表演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