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工作|保靖黄金茶“出海”记
原载于《团结报》2025年6月29日2版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办。博览会期间,保靖黄金茶的品质收获赞誉无数,参加展出的保靖茶企与非洲客户签订了2000多笔订单,为保靖黄金茶的“破浪出海”锚定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实,这并不是保靖黄金茶第一次大批量接受海外订单,今年初,一批价值10万元的保靖黄金茶就已运抵马来西亚。也许10万元对于保靖县茶产业来说不算一笔大数目,但这开启了保靖黄金茶批量出口的先河。
保靖县葫芦镇国茶村的黄金茶基地。张谨 摄
这10万元的订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
保靖黄金茶是保靖县的支柱产业,全县15.8万亩茶园带动26亿元综合产值,关系着全县2万多户、10万余人的生计大业。2023年,湘西福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龙永波偶然从朋友处得知,马来西亚的华人商会有茶叶采购需求,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次向世界力推保靖黄金茶的好机会。龙永波将这一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和县商务部门汇报,表达自己想做茶叶出口的意愿。
保靖县委、县政府极其重视这一信息,经商讨研究后,指派专人到湘西海关对接汇报保靖黄金茶出口工作事宜。
经过多方协调,2024年初,在湘西海关的指导下,保靖海关服务站开始建设保靖黄金茶出口种植基地。2024年中下旬,全县先后有5家企业完成了共计6100亩的出口基地备案,其中就包括湘西福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195亩保靖黄金茶出口种植基地。
2024年下半年,龙永波和另外几家茶企的负责人去了趟马来西亚,详细调研了当地企业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偏好和认证标准,并将之适配到自身产品上来,也请马来西亚客商品尝了他们带过去的保靖黄金茶样品。
“马来西亚客商大多爱喝红茶,我当时就在现场给他们泡了壶我们自己产的红茶。”龙永波说,“他们品茶很专业,看汤色、闻茶香、品回甘,一丝不苟。看到他们尝完茶后脸上露出的笑容,我就知道,这把稳了。”龙永波继续向客商们介绍其他茶叶品种,心里已经隐约预感到,这一年多来的建设基地、调整品质、对接海关等一系列努力,终于要见成果了。
不久后,在湘西海关和保靖县委、县政府的见证下,马来西亚华人商会与保靖县5家茶企签订了共计2100万元茶叶订购合同。2025年1月8日,价值10万元的第一批茶叶通过海关验核,成功运往马来西亚。
2025年整个上半年,龙永波都在为后续的货物出海做准备。2100万元的订单中,约一半落在龙永波的公司,除了首发的10万元货物,其余价值1000万元的茶叶都要在2025年内陆续发送。
非洲客商在中非经贸博览会的茶叶展示点品尝保靖黄金茶。彭慧 摄
保靖黄金茶的成功“出海”,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保靖出品”的茶叶品质,更是为保靖黄金茶拓展了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市场空间。
首批订单的圆满完成,极大地增强了保靖县委、县政府对于“茶叶出海”的信心。2025年,保靖县积极与海关总署及湘西海关对接联系,在听取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中心专题汇报后,迅速集中了县农业农村局、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中心、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的精干力量,成立了“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着力建设面积达15万亩的茶叶出口大基地。
保靖县目前共有茶叶种植基地15.8万亩。“大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全县几乎所有的种植基地都将迎来全面的提质升级。
首先是投入品的管控。保靖县建立了投入品白名单制度,禁止使用欧盟禁用农药,推广有机肥、生物防治药剂,保靖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投入品备案与定期抽检,开展投入品监管、建立制度台账。
其次是疫情疫病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植保员定期巡查,推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模式,产业发展中心负责建立监测与防治台账,开展相关防治工作。
第三是生产和追溯记录工作。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茶园—加工—出口”全链条追溯系统,以乡镇为基本单元,为每个拥有独立产权的茶园地块赋码,实现每批次鲜叶可溯源至具体地块、投入品使用记录及植保措施。
“大基地”建设项目获得了全县茶企、合作社和茶农的大力支持。县农业农村局、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中心多次会同湘西海关组织人员到一线茶园,调研和指导“大基地”建设工作,有力地为“大基地”建设工作保障品质、提升速度。
品尝保靖黄金茶后,非洲客商竖起大拇指点赞。彭慧 摄
6月19日,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中心和湘西海关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指导“大基地”建设工作。他们向当地茶农详细讲解了投入品管控的要点,反复确定当地茶农已经背熟了“投入品白名单”,方才动身去往下一处茶园。
“出口基地建设好之后,我们的茶叶品质也将提升一个档次。”茶农石远文说。石远文种了200余亩保靖黄金茶。在工作组的指导下,石远文积极配合“大基地”建设,退订了原已定好的数万元的化肥农资,改为采购“投入品白名单”内的产品。目前,他家的200余亩种植基地都已趋近达标。
“按照建设目标,今年县内‘大基地’上的茶叶培管、病虫害防控、投入品监管和乡镇的生产溯源体系将全部纳入‘5+1’运行模式。”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龙玉成说,“我们的‘5+1’监管模式,可大幅度提升产值与品质。特别是这个监管融合APP的‘1’运用后,可以让市监、农业和海关等部门都共享数据,全程参与监管,全县每年可产出3.5万吨用于出口储备的保靖黄金茶产品。”
来源|团结报
作者|朱开朗 刘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