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吉高铁可研审查完成!渝湘两地即将告别“高铁孤岛”,2030年实现全线通车
近日,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以下简称“黔吉高铁”)的建设进展引发广泛关注。这条连接重庆与湖南的重要高铁线路,不仅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渝厦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黄金走廊”。随着重庆市发改委8月28日的最新回应,项目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规划逐渐清晰。
一、项目概况:连接渝湘两地的交通大动脉
黔吉高铁全长约224公里,其中重庆境内152.6公里,湖南境内71.6公里。线路从重庆黔江站引出,途经酉阳、秀山,进入湖南花垣、保靖,最终接入吉首东站。全线将新建酉阳西站、秀山北站、花垣站三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桥 隧比高达94.8%,堪称“空中走廊”。
这条高铁的建成将终结酉阳、秀山两县不通高铁的历史,使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全面融入国家高铁网络。以秀山为例,届时到重庆主城的时间将从现在的4.5小时缩短至1小时,极大提升区域出行效率。
二、建设进展:从可研审查到用地审批的关键突破
1. 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项目自2022年9月启动勘察设计招标以来,已完成多个关键节点:
- 2024年5月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审查,10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查,进入可研鉴修和审批阶段;
- 2025年2月重庆段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复,4月湖南段用地预审同步完成,标志着全线用地手续全面落地;
- 2025年4月启动施工图审核招标,项目转入初步设计深化与施工图设计阶段。
2. 当前阶段与下一步计划
目前,项目已通过国铁集团可研审查,正在履行牵头报批程序,力争2025年内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定测工作接近尾声后,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环评、水保等专题批复,同步开展初步设计优化。按照计划,重庆段拟于2025年内开工,秀山段争取2026年上半年实质性动工,全线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
三、国家战略:打通中西部发展的“任督二脉”
黔吉高铁的战略意义远超交通范畴:
- 区域发展层面:将渝东南、湘西等欠发达地区纳入国家高铁网络,带动沿线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例如,花垣站的建设将配套4.66万平方米站前广场及多条市政道路,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极;
- 国家通道层面:衔接张吉怀高铁、广清永高铁后,将形成成渝地区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铁路通道。届时,重庆至广州的旅行时间有望从7小时压缩至5小时内,成为中西部地区对接沿海经济带的“时空最短走廊”;
- 路网完善层面:作为渝湘高铁的“断点”补全工程,将打通重庆至长沙全线350公里时速高标准通道,比现有渝怀铁路提速近2倍。
四、未来规划:“十五五”期间实现全线覆盖
根据重庆市政府8月29日的发布会,黔吉高铁被列为“十五五”(2026-2030年)重点推进项目,目标是在“十五五”末建成投用 。这一时间表与项目5年建设工期相吻合,意味着2025-2026年将是开工建设的关键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推进过程中仍面临挑战。例如,可研批复尚未正式落地,可能影响开工进度。但从整体来看,用地预审、施工图设计等前置工作已基本就绪,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五、 结语:从“纸上蓝图”到“脚下通途”
黔吉高铁的建设,是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缩影,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可研审查完成、用地手续落地,这条高铁已从“纸上蓝图”迈向“脚下通途”。未来,随着重庆“米”字型高铁网的逐步成型,酉阳、秀山等区县将彻底告别“高铁盲区”,在国家战略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黄金走廊”早日建成,见证武陵山区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