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其中,推广骨干型茶树品种3个(中茶108、保靖黄金茶1号、白叶1号),成长型茶树品种2个(中黄1号、春闺),苗头型茶树品种2个(秧塔大白茶、皖茶4号)。
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
党的二十大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农作物育种技术加速研发应用,品种创新水平持续提高,优良新品种不断涌现,品种选育已经从过去单一追求高产发展到现在高产、优质、绿色并重,类型丰富多样,为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种源基础。农业农村部以优布局、筛急需、推良种为目标,搭建“看禾选种”平台,开展优良新品种集中展示评价,2023年首次编制发布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入选优良品种241个,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推动了品种更新换代。 2025年是加快实现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站在1.4万亿斤粮食总产的新台阶上,确保粮食安全,需要深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按照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工作部署,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更好保障农业生产品种需求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经多方征集、省级推荐、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构建了较为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旨在帮助指导农民科学选种,有效引导新品种选育方向,加快推动品种更新换代,为持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供种源支撑。 2025年,本推广目录聚焦“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及重要战略农产品,在2023年推广目录涵盖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大白菜、结球甘蓝等10种作物基础上,新增了甘薯、谷子、高粱、黄瓜、西瓜、甜瓜、苹果、梨、桃、甘蔗、茶树等11种作物,共计21种作物。着眼于分类指导农作物品种推广应用,继续沿用构建优良品种推广梯队的做法,发布品种类型包括骨干型、成长型、苗头型和特专型等四种类型,分类遴选生产表现突出、深受农民欢迎的优良品种,形成了较为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 骨干型品种是审定(登记)推广五年及以上,主要粮棉油糖品种在适宜生态区连续三年推广面积进入前10位,果菜茶品种连续三年推广面积进入全国前10位。 成长型品种是审定(登记)推广三年及以上,在国家核心展示基地或省级展示评价中表现突出,推广面积上升快,在适宜生态区(粮棉油糖)或全国(果菜茶)推广面积进入前30位,有望成长为骨干型的品种。 苗头型品种是审定(登记)推广不足三年,产量、抗性、品质均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良,在国家核心展示基地或省级展示评价表现优异,市场潜力较大,阵型企业或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计划主推,有望进一步成为成长型、骨干型的品种。 特专型品种是新近审定(登记)、符合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能显著提高土地、肥水、光温等资源利用率的特色、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如耐盐碱品种),或在产量、抗性、品质、生育期、适宜机械化、适宜新型农作制度(如再生稻、带状复合种植、短生育期油菜)等方面有突破的品种。 根据上述分类原则,依据品种试验、展示评价、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和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等数据,经省级种业管理部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征集推荐、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研究确定等程序,2025年共推介优良品种326个。其中,水稻39个、小麦34个、玉米41个、大豆30个、油菜29个、花生18个、棉花17个、马铃薯16个、甘薯10个、谷子8个、高粱9个、甘蔗10个、大白菜12个、结球甘蓝12个、黄瓜6个、西瓜7个、甜瓜6个、苹果5个、梨5个、桃5个、茶树7个。涉及骨干型品种126个、成长型品种102个、苗头型品种68个、特专型品种30个。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